2月26日,瑞思普利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陳永奇博士參加橫琴新區(qū)高層次人才交流會,從最近備受關注的以色列新冠“特效藥”談起,分享吸入制劑的研發(fā)和產業(yè)經驗,并與現場珠澳兩地高層次人才和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度交流。

陳永奇博士現場分享
2月16日以色列駐華大使館發(fā)布一則消息,稱以色列科學家發(fā)現了一種可以治愈新冠肺炎的神藥,治愈率超過95%。新聞報道之初,陳博士也是第一時間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核實了內容?!疤匦帯盓XO-CD24是一種基于CD-24外泌體的創(chuàng)新化合物,外源CD-24蛋白包裝在外泌體中,通過鼻腔吸入的方式被直接輸送至患者肺部,以消除新冠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細胞因子風暴”。該藥物適用于中度至重度的新冠患者。但目前該研究僅完成臨床Ⅰ期試驗,應提供更多有力的臨床數據支撐。
?
提到外泌體吸入,陳博士介紹了相關內容研究進展,其中一篇發(fā)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文章表明通過霧化吸入的方式輸送肺干細胞分泌物可修復小鼠和大鼠因肺纖維化所致的肺損傷;Cells雜志的一篇報道認為通過霧化的MSCs-Exo治療COVID-19,可解決靜脈內施用MSCs可能導致受傷的微循環(huán)聚集或結塊,降低致突變性和致癌性的風險。
?
陳博士稱,吸入給藥方式具有很大前景。藥物直達肺部(局部靶向),沒有肝臟一過性代謝,起效快,藥物利用率高,降低了治療所需劑量,減少系統(tǒng)暴露量,毒副作用小,是哮喘/COPD治療最常用的給藥方式。也是各種肺部疾病,以及神經性系統(tǒng)疾病的理想給藥方式。但陳博士也坦言,吸入給藥壁壘非常高,涉及到復雜的處方工藝,裝置開發(fā),顆粒工程技術,臨床實驗等,國際上也只有少數幾個跨國巨頭是主要玩家。
?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用于治療哮喘的舒利迭粉霧劑,瑞士諾華花費了4.4億美元進行仿制, 在美國仍然失敗,最后宣布放棄。”
最后,陳博士對吸入給藥的發(fā)展歷史、吸入給藥的種類及各自優(yōu)缺點、吸入給藥配方工藝開發(fā)、上市產品的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交流會上,陳永奇博士就吸入制劑開發(fā)的研發(fā)壁壘、臨床壁壘與產業(yè)化壁壘,與現場同行及學者們進行深入探討。